與Z世代共創生成中的未來 by 瑞秋 Rachel Hentsch

--

原創文章發布在此:https://medium.com/presencing-institute-blog/co-creating-the-emerging-future-with-gen-z-82e451b0ea60

台灣高中老師和學生一起重塑教育‎

人人都是博物館家—繪圖:朱夢琳

‎我們現在對我們的教育體系的批判和重塑,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早在70年代末,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在熱門歌曲「牆上的另一塊磚」中提出了一種叛逆地口號「嘿,老師們,放過那些孩子吧!」宣導一種教學方法,引導年輕人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傾向,而不是讓他們屈服於扼殺創造力, 個性和批判能力的教學框架。‎

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一群臺灣教育工作者在臺北的高中展開了‎u.lab 2x-Accelerator for Systems Transformation是對那些傳統的學習結構進行顛覆的一個鮮活的例子。透過運用奧圖·夏默(Otto Scharmer)的‎‎U型理論‎‎中所教授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副駕駛,甚至是讓他們擁有主導權‎。

‎然而,在華人文化背景下,這是一個特別大膽的立場,年輕人通常被期望通過滿足他們家庭的教育和社會期望(有時是非常嚴格的)來步入成年。亞當‎‎·尤克爾森(Adam Yukelson)在2018年寫到‎的國際公認(以愛,風險,喜樂,參與和反思為基礎)的幼兒安吉遊戲(Anji Play)等反主流教育模式‎‎通常很少。‎

遠大的理想

‎2020年底,由六名教育工作者、引導者和實踐者組成的臺灣團隊,在一項名為「與臺灣Z世代共創生成中的未來」的倡議下聚集在一起,開始了2021年2月啟動的u.lab 2x旅程。‎

‎陳俊穎(Roach)是一名高中生物老師,黃秋燕(Crystal)是一名教練和引導者,李珮玉(Jayce)是一位視覺藝術家,朱夢琳(Menglin) 是一名社會研究的高中公民老師,鄭毓瓊(Yuchung)是一名高中教授中文的國文老師,而李憶慈(Yi-Tzu)在高中教授英語的英文老師。‎

臺灣教師團隊語錄

‎他們特別關注的是邀請青少年和高中生通過應用U型理論(Theory U)和自然流現(Presencing)的方法論,提供u.lab 2x的體驗,從新的利基點探索想像他們未來的意義。他們觀察到,「在學生發展的這個階段,可塑性的程度是相當大的。‎」

需要誰一起?

教師團隊的3D建模

‎在通過‎‎3D建模‎‎技術探索該系統後,臺灣團隊意識到他們的專案需要考慮將以下單位考慮進來:政府教育當局、家長和家長會、教師團體、對教育有話語權和有影響力和控制權的主流媒體和社群媒體、大學學術單位、教師培訓的相關機構, 和學校組織。‎

‎然而,在建構了更大的系統後,他們選擇將專案的範圍縮小到他們可以更直接影響的更直接的參與者:高中教師、高中學生以及畢業五年內的畢業生。‎

新型態的關係

學生內在的聲音-畫面創作朱夢琳

‎高中生正處於他們人生中「對成長的意義或展望未來感到好奇和困惑」的時刻。在華人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相當缺乏自由「呼吸」和「探索」的空間。當前世界上正在發生充滿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變化,這似乎給年輕人提供了充滿風險和機會的選擇:一方面,一個充滿限制的環境;另一方面,這是一個大膽和集體探索現有邊界並超越它們的機會。‎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高中生能否找出自己是誰,什麼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以及他們想成為誰?將他們的想像力和全心全意地投入他們想要生活的未來世界的建構中,這可能意味著什麼?‎

進入心靈的空間

憶慈觀察到,通過打開心靈和更多地關注情感和感受的練習 — 在那裡,老師自身的開放,坦率和脆弱的榜樣比理論更有說服力 — 學生開始更大程度看到並揭示他們自己,並且與他們建立新的關係。‎

‎毓瓊慎重的說:她學到的一個重要教訓是,不要衝動地發表意見、提供建議或給予忠告。甚至不要將你認為它「應該」是怎麼樣的放在你自己的腦海裡。‎

與非語言領域連結

‎珮玉(Jayce)評論說,U型理論鼓勵以非語言方式呈現思想的溝通形式非常有效。這使青少年能夠更好地與特定情況建立連結,從而找到並創造出自己獨特的表達形式。秋燕(Crystal)補充說,她已經注意到,這些工具在學生手中是如何變得鮮活了起來,並且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同理心。‎

讓它成為現實

‎臺灣團隊發現,現有的理論和資源,主要是為商界人士和成年人量身定制的,但有助於在教育體系內開啟新型探詢。迄今為止,這些資源的介紹、語言化和語境化主要建立在成人學習的基礎上,很難吸引青少年。‎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開始使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觀點和主題來塑造一個可以與學生產生共鳴並具有吸引力的修改框架。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專案的利害關係人,他們針對年輕人,大學生和畢業生進行了採訪。‎

工具的靈活性和個性化

‎”尋找我是誰”活動:讓學生圍繞在自己的問題進行回答。‎

‎透過創建原型和小型課堂實驗,這有助於教師團隊圍繞如何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學生介紹U型理論工具:例如,"‎「利害關係人訪談‎‎」 措辭被改寫成一種以年輕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的方式;通過一個「傳球」的熟悉遊戲,讓聆聽的四個層次對他們來說變得更加具體,這使他們能夠通過直接的,鮮活的體驗來掌握聆聽層次間的差異。‎

‎在戲劇課上進行的「傳球」練習中,學生們二人一組或圍成一個圓圈,學生們將球拋扔給對方:接收球的一方帶著開放的狀態,關注球的去向,以及它是如何到達那裡的。這是我們如何「聆聽」的一種恰當的物理表達方式,其中‎‎扔球‎‎就像是‎‎說話‎‎,‎‎而接收‎‎球‎‎可以比作‎聆聽‎‎。‎

‎因此,通過直接的身體體驗,學生將自然而然地開始領會微妙細微差異,諸如:中心性、邊緣化、關係、觀察、一致性、關注力、包容、排斥、節奏、時機、不耐煩、權力、損失、同理心、協同作用等。鼓勵孩子們注意自己的精神狀態以及團隊和群體的動態,然後寫下並反思和討論他們的具體經歷。老師們發現,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傳達一種生動的聆聽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們可以與之產生共鳴。‎

從‎‎利害關係人訪談‎‎,到‎‎教練圓圈‎‎,對話漫步,敘畫,‎‎社會流現劇場(SPT)卡殼練習‎‎,‎‎日誌問題‎‎,每個老師都分享了自己喜歡的工具,但大家一致認為U型理論如調色板般的豐富性在於每個學生都能以無限的方式將它們單獨或自由組合的方式使用它們。‎

學習放鬆和放下

‎雖然他們一直在使用一系列清晰且立即可用的方法,但臺灣團隊也明白,對於新出現的問題並不總是有現成的答案必需有所臣服的重要性。對於自己的了解往往是關於放下自己的不耐煩情緒;關於放下和接納;關於承認自己的無知 - 對自己,對學生。「通過學會放鬆和放下」,毓瓊說,「有些事情就會按照它們自己的節奏自然地展開。‎」

語言的細微差別:障礙或機會?

‎在我與臺灣團隊的談話中,有一個問題特別讓我感興趣,那就是他們如何將U型理論的語言從英語翻譯成中文。‎

‎從談話中我發現我實際上問錯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翻譯的重點並不是關於從英語過渡到中文時如何找到合適的詞彙中,而是如何通過鮮活的親身經驗來傳達每種方法的本質。‎

‎毓瓊笑著說。「一般來說,青少年並不會真正聆聽別人說什麼:他們大多生活在自己的空間裡。‎」

‎這就是為什麼老師們一直在尋找設計體驗的方法,包括相互參與,回顧,提問和反思這些體驗。‎

保持不舒服

自我,他人和發現

‎臺灣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通常不會去尋找自己獨特的個人價值。強調的是放在自律和勤奮上,學習是為了達到規定的結果,關注力轉向外部。因此,轉向專注於探索「自我」和「內在深處的召喚」的學習方法和過程是一種深刻的思維轉變。‎

毓瓊的話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終需要回歸到自我。‎

珮玉(‎Jayce)和憶慈(‎Yi-Tzu)承認,允許人們不匆忙的為提問和思考留出空間,是教育工作者自己旅程必不可少的一部份,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共同的意圖和逐漸建立的信任被賦能共同進行變革。秋燕(Crystal)談到了在意圖上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同時保持開放的態度,去調適自己並將工作融入日常生活的忙碌中。「我們必須保持流動性,就像水一樣」。

擺脫過去的自我

憶慈(‎Yi-Tzu)談到了護持學生的兩難困境的責任和挑戰,當他們問:「老師,我是否因此被召喚去拋棄過去的自我,以及我在過去十多年成長所建立起來的一切?‎」

‎在尋找最佳方法以支持學生的內在和外在旅程中,是這些教師肩負的重要以而緊迫的責任,他們帶著謙遜和熱情,陪伴學生探索生成中未來自我的領域。‎

‎衷心感謝秋燕(Crystal),珮玉(Jayce),毓瓊(Yuchung)和憶慈(Yi-Tzu)的採訪,以及他們為調整我的中文所付出的無限耐心,包括後期製作中反覆檢查所有部分的準確性;Priya,Emma,Hannah和Randi的編輯方面的支援;Stefan在視頻製作的最後潤色上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建議。‎

‎您可能有興趣觀看‎‎奧圖·夏默(Otto Scharmer)‎‎關於中國教育主題的系列採訪。

若您的團隊想要加入u.lab 2x 系統轉型加速計劃,可於2021年12月21日前在此申請

繁體中文翻譯:Crystal C.Y. Huang 審校:Jayce Pei Yu Lee

特別聲明:為尊重文章原創作者,原始譯者及志願群創作權,未經原始譯者同意請勿任意節錄或擅自修改,如需轉載請先獲得同意並明確註明文章出處以幫助讀者回溯源頭。

--

--

Crystal Huang 黃秋燕

As an advanced Theory U and Social Presencing Theater practitioner, I host the Ecosystem Futures Hub to share ideas and stories of social/systemic change